188金宝博,金宝博官方网站,金宝博APP下载对急难愁盼的扎实回应。正如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所坦言,每一次改革,都是在“该不该改、能不能改、怎么改”中发现问题、审慎研究、稳妥推进。近几年,北京同一些地方一样,在中考实际运行中出现诸多值得关注的情况。比如,在追求科目高分甚至满分的驱动下,很多初二学生提前进入中考备考阶段,反复刷题、机械记忆、负担过重;为了让学生有个更好的分数参加升学,一线老师不得不围绕试卷试题设计教学和练习,无暇顾及应有的课外实践和实验教学。
此次北京中考改革,紧紧围绕群众对教育的急难愁盼问题进行实质性改革。一方面,继续落实初中学业水平考试“全科开考、全考全用”的要求,以及新课程标准中对“教—学—评”一致性的新要求,突出综合施策和系统思维,优化考试方式、优化计分方式、完善升学方式;另一方面,进一步优化考试方式和成绩呈现形式,着力减少机械性、重复性、低水平的考试内容和形式,考试类型科目(除体育)全部安排在初三,旨在缓解考生紧张情绪和“反复刷题”弊端。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、兴趣和思维品质上做“加法”,引导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、全面发展。
此次北京中考方案特别提出,强化综合素质评价的运用。完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、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,注重学生思想品德、体质健康、动手实践的日常习得养成。道德与法治考试由闭卷调整为开卷,“综合素质评价日常行为”计入中考成绩;物理科目“实验操作”计入中考成绩,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;体育考试继续坚持过程性考核。以更加科学的评价来引导教师从应试的教学回归到素养的教学,让孩子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兴趣激发和学科思维培养,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形成身心健康、乐学爱学、全面发展的成长态势。